一级黄色视频美成在线观看,日韩人妻系列一区二区三区,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,亚洲日韩中文在线

兄弟雖隔海 詩意可牽情

來源:榆林日報 時間:2024-09-28 21:13:05 編輯:李小龍 校對:康敬卓 責編:王丹

寶島臺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,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雖然一水相隔已經(jīng)七十多年,可是兩岸人民同是炎黃子孫,血濃于水,心心相印。海峽無情,詩詞有意,詩詞是維系兩岸同胞的紐帶,是溝通同胞心扉的靈犀。本文談談筆者與臺灣同胞詩詞交往的幾件事情。

詩為紐帶系心靈

二十世紀九十年代,偶爾從報刊看到了臺灣詩詞家林恭祖先生寫的一首七律《春節(jié)懷大陸》,反復吟誦,愛不釋手,于是將其抄錄于筆記本上,此后經(jīng)常翻閱:

誰憑彩筆寫馀暉,一發(fā)青山漸向微。

今夜失眠非守歲,天涯無客不思歸。

尋梅踏雪西湖月,破浪乘風燕子磯。

萬里長江春又到,莫言頭白故人稀。

林恭祖(1923—2017)是福建仙游人,1948年渡海赴臺,就讀并畢業(yè)于臺灣大學。林先生曾任臺灣故宮博物院簡任編纂、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副所長、《中華詩學》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、北京中華詩詞學會顧問、臺北《乾坤詩刊》名譽社長等。林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前輩,他的《春節(jié)懷大陸》表達著春節(jié)深深思念大陸的情懷。作者離開大陸已經(jīng)多年了,除夕之夜,由于思念故土,盼望回歸,竟然失眠了。想起從前西湖月下踏雪尋梅、燕子磯搏風擊浪游泳等情景,感慨萬千。春天又來到了大陸的萬里長江,可自己的頭發(fā)白了,人也老了,當年的故交多已離世,剩下的寥寥無幾?,F(xiàn)在大陸與臺灣仍然一水相隔,詩人因此發(fā)出了浩嘆,寫下了這首充滿激情的詩篇。筆者反復吟誦林先生的詩作,感觸良多,于是和詩一首:

和風助律應韶暉,遙望東天接翠微。

骨肉分離傷闊別,波濤阻隔盼回歸。

懷鄉(xiāng)前輩抒胸臆,迎客吾儕候石磯。

早計蘭亭修禊會,須憐舊雨漸趨稀。

期待祖國統(tǒng)一大業(yè)早日實現(xiàn),到時候我們一定歡欣雅集,共慶團圓。

拙詩有幸上臺刊

1999年夏,我給臺北《乾坤詩刊》寄去拙詩三首,到了年底,收到林先生從臺北寄來的《乾坤詩刊》冬季號。打開一看,我的三首詩全部刊用了。三首詩分別是:

重九登高

重九登高望海天,老猶不見族人旋。

插萸易惹思親淚,提筆難成寄遠篇。

港澳珠還欣有日,陸臺璧合盼何年?

遙知隔岸懷歸客,也對滄波祝夢圓。

此詩寫于1997年。重九登高,遙望海天,抒發(fā)對海峽彼岸同胞兄弟的懷念之情,希望臺灣盡快回到祖國的懷抱。

己卯元宵燈月詠

一輪皓月映華燈,燈火輝煌歲月增。

月下觀燈欣兔舞,燈前對月頌龍騰。

圓燈滿月千家樂,古月今燈萬里澄。

盡賞今宵燈與月,燈明月朗兆邦興。

此詩寫于1999年。贊美己卯兔年元宵節(jié)燈月相映,兩岸同胞賞月的歡樂的情景。

回鄉(xiāng)登大龍山作

獨上大龍頂,歸來雅興存。

詩狂低泰斗,酒醉小乾坤。

別久主猶客,登高卑亦尊。

兒時游戲處,重到最銷魂。

此詩寫于1999年,詠回鄉(xiāng)登高之感慨。大龍山乃吾鄉(xiāng)之高山,多年未到,今日回鄉(xiāng),重登高頂,俯眺四野,興高采烈。此詩投予臺刊,寫的雖是回歸故鄉(xiāng)之喜悅心情,其實是希望臺胞閱后能激起回歸祖國之感情。

同刊鄰友有佳詩

那期的《乾坤詩刊》冬季號分六個部分,其中一部分為林恭祖先生主編的“古典詩詞”,入編詩詞作者三十九位。我的三首詩列于第十八位,第十九位是馬鶴凌的七首詩,我與馬鶴凌先生可謂同刊相鄰的詩友。馬鶴凌先生是馬英九的父親。

馬鶴凌(1919—2005)祖籍湖南衡東(今歸湘潭),畢業(yè)于重慶中央政治大學,1951年由香港攜夫人及幼子馬英九赴臺。馬先生退休后籌建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大會,任創(chuàng)會主席,大會主旨“謀求世界永久和平與人類真正幸?!?,并先后召開了五屆世界和平大會。他反對臺獨,并致力于促進海峽兩岸通力合作、和平統(tǒng)一,為弘揚、傳承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效力。馬先生的文化功底深厚,其詩亦頗見功力,耐人品味。下面擇幾首列出。

己卯五日放歌

其一

半紀投艱境已遷,林泉猶自夢回天。

久觀世態(tài)悲長策,偶見煙塵愧短鞭。

差幸馀年能賈勇,早知圣道好親賢。

名都五會神明裔,繼絕開平結善緣。

其二

六會龍傳赴北歐,文明融合論源頭。

百齡國老先明義,四海宗師共探幽。

咸信推恩人博愛,深知事小世同庥。

幸從和建開新紀,千古紛爭一旦休。

詩寫于1999年6月6日,即農(nóng)歷己卯年端午節(jié)。其一寫作者退休以后,籌劃召開了五屆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大會,為繼絕學、開太平,舉旗倡導,大聲疾呼。其二寫將在布魯塞爾舉行第六屆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大會。

1999年7月7日至9日,第六屆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大會在布魯塞爾舉行。馬鶴凌代表陳立夫主持開幕式,并發(fā)表了演講詞。

世華大會即事與

鄭竹園博士聯(lián)吟

一代賢豪會比京,弘揚圣學息刀兵。

耶回傳習皆仁道,教派分歧豈戰(zhàn)因?

水自合流成大海,人從博愛啟文明。

儒家立極懸圭臬,萬國千秋共太平。

另外四首七絕是寫游覽布魯塞爾之所見所聞,此處不一一贅述。

相逢共話別離情

1997年,臺灣馬德祥先生回榆林探親。馬先生系山西運城人,原為國軍榆林機場機械師,1949年榆林解放前夕攜夫人飛臺灣。榆林石丁書畫店主人張振國是馬先生的內(nèi)弟,我在張府邂逅先生,雙方回憶往事,感嘆江山貌改,人事已非,因賦七律二首,以紀其事,并抒所懷。

榆林晤臺灣馬德祥先生二首

其一

有客飄然跨海歸,榆陽一晤語依依。

重尋故地朱顏改,互問耆交皓首稀。

功過是非成舊夢,悲歡離合有新機。

滄波遠隔天涯路,且喜而今愿未違。

其二

駝峰阿里夢常牽,回首滄桑四八年。

甌尚未全人漸老,齒雖已缺體猶堅。

西沙鬧市從新建,南塔凌霄依舊妍。

塞上風光今更好,莫將異地作鄉(xiāng)田。

此二首詩寫于1997年。其一寫臺灣與大陸相隔數(shù)十年,現(xiàn)在兩岸同胞可以互相往來了。馬先生青春離開榆林,皓首歸來,當年的故交多已作古,剩下的寥寥無幾,今日相見,實屬萬幸。其二寫分離四十八年,雖然天各一方,但夢寐以求,盼望相見。而今老去歸來,看看當今榆林的面貌已非昔日可比。其實,返回故里,葉落歸根,是好多臺胞的心聲。

逢節(jié)常懷彼岸人

臺灣與大陸,分離也有七十多年了。我們年年盼望著臺胞歸來,祖國統(tǒng)一。唐代詩人王維有“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”之詩句,逢年遇節(jié),筆者總要寫些懷念臺胞的詩篇。除了前面的《重九登高》,再摘三首列于下:

春節(jié)懷臺

除夕貪杯百感牽,遠懷骨肉望東天。

明燈對久曾瞵幻,華發(fā)搔殘竟失眠。

海縱無情終可渡,月雖有恨必重圓。

一聲爆竹驚春到,寶島回歸在哪年。

此詩寫于1994年,除夕酒后,面向臺灣所在的東方眺望,蒙眬中好像臺胞回到了眼前。由于思念,竟然整夜失眠,忽然一聲爆竹,迎來了又一個新春佳節(jié),可是陸臺仍然未曾統(tǒng)一,令人心痛不已。

中秋望月

年年此夜望嬋娟,骨肉靈臺隔岸懸。

對酒因思兄弟翕,分梨宜棄豆萁煎。

蒼天有闕終需補,碧海無涯信可填。

待到金甌完整日,相逢同賀月重圓。

此詩寫于1994年,表現(xiàn)了陸臺同胞之骨肉深情。海峽雖遠隔,心靈永相連。同胞兄弟應該有“兄弟既翕,和樂且湛”之情,孔融讓梨之愛,摒棄“煮豆燃萁”之絕情無義。如果海峽兩岸同胞同心補天,并力填海,消除隔閡,珠聯(lián)璧合,實現(xiàn)統(tǒng)一,此乃炎黃子孫愛國興邦之大計。

元旦思親

東南望斷又新年,遠念臺胞夢不圓。

熱淚寫成思故草,濃情織就寄懷箋。

一邦異幟難填海,兩制同堂可補天。

完整金甌誠大業(yè),今人盛舉會超前。

此詩寫于1995年。新年又到,東南望斷,陸臺仍各一方,令人感慨萬千。臺獨違背兩岸同胞意愿、分裂祖國,十四億中華兒女堅決反對。期盼盡早實現(xiàn)陸臺璧合,祖國統(tǒng)一,此乃炎黃子孫的初心與使命。

王振權

熱點推薦